防微杜漸:治標不治本的降庫存方法都有哪些?
發布者:浩方物流 發布時間:2017-10-24 15:10:03
在2015年,我做成了一件特別值得驕傲的事情。不是升職加薪,而是通過堅持跑步,在三個月的時間里,成功地把體重從70公斤降低到了60公斤。
別小看這10公斤的減重,這讓我徹底擺脫了困擾了10多年脂肪肝。周圍的人都說我好像完全變了一個人,都很驚訝。
其實我以前也嘗試過跑步,但是由于沒有注意使用正確的方法,比如在運動前后沒有做拉伸等熱身活動和跑步姿勢的問題,造成了膝蓋受損而不得不停止運動。
在飲食的方面也沒加以控制,晚飯吃得多,油炸食品也不忌口。這些錯誤的方式導致了前幾次的減重嘗試都失敗了。
我這次的成功,靠的是科學的運動和對飲食的控制。管住嘴,邁開腿,還有一份堅持。
當然今天我不是來談減重的心得的,而是繼續聊我的老本行 — 庫存管理。
因為研究庫存的時間久了,我發現減重和降庫存有些相似的地方,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,都是需要依靠科學的方法。
對于想要減重的人來說,最關鍵的是要打破人體每天熱量攝入與消耗的平衡。
用通俗的話來說,就是要少吃多運動。
但這個平衡是不容易被打破的,需要一段時間持續的堅持不懈。有些人嘗試了幾次運動后就放棄了,那自然是不可能成功的。
對于企業來說,想要消除冗余的庫存,這里面肯定也有一個過程,需要對于現有的流程做出優化改進,需要對于不合理的交貨期提出質疑,需要重新審核物料需求計劃中的參數設置。
庫存可以掩蓋企業管理上的很多問題,比如產品質量。在銷售額增長的時候,庫存不是老板們首先要考慮的問題,搶訂單才是重點。但是當銷售額增長放緩的時候,庫存的壓力就慢慢露出水面了。
在資產負債表中,庫存是屬于流動資產。庫存只有在出售后,才可以轉化為現金,否則永遠是在賬面上的資產,無法變現。庫存占用著企業的流動資金,被庫存占用著的資金會妨礙企業進行一系列的投資活動。
缺乏資金的話,企業就不能購買原材料或是新設備,如果遇到資金鏈條緊張的情況,企業還不得不去向銀行或是貸款利率更高的金融機構去借貸,結果是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去還了貸款,為他人做了嫁衣。
現在的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越來越重視降庫存的重要性了,但有時候往往操之過急,采取一些比較“激進”的方式,期望快速見效。
可是降庫存是一個系統性的工作,需要在企業的內部和外部整體協調,切忌只為了眼前的利益而采用一些“飲鴆止渴”式的方式。
以下,我列舉一些真實的案例供大家參考,并會分析這些做法對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。
案例一:一刀切式的停止下訂單
一般來說,企業財務都是在月底關賬,庫存統計也是以月底統計的結果為準,所以庫存的結果是一個時點數。
在關賬的前幾天停止下原材料采購訂單,是企業經常使用的一個方法,這樣可以讓供應商在月底前不會再送貨,原材料只有消耗沒有入賬,庫存也就這樣子降下來了。
這種做法的弊端是會造成庫存的不配套,極有可能會出現缺料的情況,從而影響到生產和銷售的業績。
同時,由于上月末沒下訂單,導致這個月初會給供應商額外的訂單量。這種做法會對下游的供應商造成一種虛假的需求波動,并產生逐級放大的牛鞭效應。
案例二:原材料到貨不入賬
這種做法不會停止下原料訂單,供應商還是按時送貨,但是原料到庫后并不入系統賬,而是等到了下一個月初再做賬入庫。
這種做法也可以讓原料只有消耗沒有增加,和案例一的情況有些類似。
弊端是會造成系統庫存數量的混亂。由于沒有及時做入賬,系統在過賬的時候就會出現各種錯誤問題。
原材料已經被生產領用,加工完成,入了成品庫,但是還沒有入賬。系統在做倒沖Back Flush的時候,由于沒有足夠的庫存來扣減,原材料就會出現負數。
當事人隔天可能還記得這事兒,但等過了幾天就可能已經忘記了。再做入賬的時候,當事人就沒辦法把當時系統里的錯誤情況再修正,從而導致系統庫存和實物對不上了。
在做庫存盤點的時候必然會造成大量的庫存差異,由于相隔時間久了,有些差異變得很難解釋清楚。
案例三:用空間換庫存
這種情況以進口原料為主,具體的操作方式是進口貨物到港后,先不急于運到公司,而是存放在貨代或是卡車公司的倉庫里。
等到生產需要使用這些原料的時候,再從倉庫里提貨。這些貨代和卡車公司的小倉庫儼然是成了企業的額外的倉庫,貨物存放在那里還可以不入賬。
這種做法的問題在于會產生額外的倉儲費用,而且也不利于貨物的存儲保管。
貨代或卡車公司的倉庫一般都很小,只適用于Cross dock的簡單快速操作,并不是一個提供給貨主長期存放貨物的場所。
特別對于一般有溫濕度要求的貨物是沒辦法保障存儲條件的,長期存放可能導致貨物失效,變成廢品。
案例四:把原料退回給供應商
這種做法個人認為是最極端也是最不可取的方式。供應商把貨物送到客戶手上就可以開票,然后準備收貨款了。
客戶把沒有任何質量問題的貨物退回給供應商,這是一種傷害上下游協同合作關系的行為,并且非常地短視。
要在企業之間建立相互信任合作的關系是很不容易的,需要依靠雙方在長年累月的合作中積累起來的。但是想要毀掉這種信任卻不是困難的事情,只要做幾件損人利己的小事就可以了。
俗話說,好事不出門惡事行千里,如果客戶真的做了,其他的供應商很快都會知道,真可謂是得不償失。
說了這么多的案例,你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?
庫存水平代表了企業管理的水平,庫存高企表明了企業有很多內部和外部的協同合作流程沒有理順。
企業必須非??陀^地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,采取現實可行的方法,協同供應鏈上各個環節,從點點滴滴的細節做起才能有效地降庫存。
如果庫存的管理者急功近利,每天只盯著庫存數字,不采取任何改進措施,一旦庫存上升就開始焦慮。
對于庫存冗余的問題,需要通過嚴謹的數據分析,找到問題的根本原因,采取適當的行動,跟蹤改進計劃的結果。
只有把這些事情都做實了,做到位了,才能掌握正確的鑰匙,開啟降庫存的成功之門。確保庫存如同體重一樣,不會輕易地再次反彈。
文章來源:物流沙龍